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专题讲座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0日 18:23        阅读量:

为推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助力教师掌握智慧课程建设核心方法,10月29日,经济与管理学院于崇师楼B318召开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专题讲座,旨在系统解读智慧课程政策导向、核心要素与实践路径,为我院课程数字化转型与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关键指引。本次培训邀请超星集团黑龙江分公司高级讲师刘雪莲主讲,由学院副院长祁凯主持,全体教师全程参会。

会议伊始,祁凯首先点明了此次讲座的重要意义,强调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提升教师智慧教学能力、推进智慧课程建设是学校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同时,她鼓励全体教师把握机遇,主动学习智慧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积极申报智慧教育相关项目,将智慧教学创新融入日常教学工作,切实提升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刘雪莲讲师围绕智慧教学实践与创新展开核心内容讲解。首先,她梳理了国家智慧教育发展趋势,明确自2023年起,“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建设分批推进,智慧课程评选对AI元素的要求从“简单引入”升级为“深度应用”,知识图谱、虚拟交互、AI助教等成为核心评价指标。在成果落地转化方面,2024年黑龙江省认定的两门省级“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案例课程,为我校课程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会上重点拆解智慧课程三大核心建设模块。在智能体应用层面,平台集成通用大模型与教育垂直领域“博雅”大模型,覆盖课前AI教案生成、课中互动支持、课后智能评阅全流程,还创新推出商务谈判模拟、思维阶梯训练等功能,实现教与学的双向提效;在多元知识图谱建设上,升级至4.0版本的知识图谱通过“三环七步法”解决内容碎片化问题,支持多资源关联与逻辑脉络梳理,建议教师采用“试点先行、逐步扩展”的建设策略;在任务引擎应用上,可灵活组合学习资源构建任务链,提供闯关式、分支式等多种进阶策略,助力实现“一生一案”的个性化教学。针对平台实操,会议详细演示教师账号绑定、课程创建、知识图谱编辑等关键步骤,特别指出引用“示范教学包”快速建课用于日常教学。同时,会议介绍了AI助教与知识库配置方法,强调开启“学生端AI机器人”可精准记录学生提问数据,为学情分析提供支撑。在成果转化环节,会议明确平台将为教师提供教学竞赛申报指导与数字教材开发支持,教师可将课程成果转化为竞赛材料,或开发付费数字教材实现版权收益,进一步激发课程建设积极性。

未来,全体教师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把所学技能积极应用到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中,持续推动智慧教学落地生效,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注入新动能,学院将持续推动教师将智慧教学工具与方法融入日常教学,持续提升课程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