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育人师者如光]“我的育人故事”展播(一)——贸易经济教研室主任王星元老师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1日 22:39        阅读量:

为全面展示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精神风貌,我院积极落实黑龙江省教育厅2025年6月下发的《关于开展“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共选送1名教师参加“我的育人故事”视频展演,4名教师参加“我的育人故事”典型案例评选。近日,哈尔滨师范大学开展“我的育人故事”校级评选活动,经评审专家评审,我院教师王星元荣获“我的育人故事”视频展演三等奖,同时荣获优秀案例一等奖;赵东威、龚泳霖、许冰三位教师荣获优秀案例二等奖,创造了所选送5项教师作品全部获奖的佳绩。尤其是贸易经济教研室主任王星元老师的育人故事《师者如光 照见未来》在黑龙江省教育厅官网“教育家精神万里行”专栏报道。

经济与管理学院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线,注重涵养教师心有大我、育人为先的教师品格。学院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月工作,特别开设“潜心育人 师者如光”教师榜样宣传专栏。本期展播“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优秀视频与优秀案例(一):贸易经济教研室主任王星元老师育人故事《师者如光照见未来》。

个人简介:王星元,经济与管理学院贸易经济教研室主任,讲师,高级经济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工商管理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学会会员。研究方向:新兴金融、绿色创新、环境会计和新质生产力等领域。学术成果:主持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1项,主持或参与厅局级和校级项目十余项;曾在SCI、SSCI等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与出版学术著作1部,教材1部;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优质奖二等奖、参与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我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王星元。曾在金融行业深耕近十年的我,直到某天突然意识到:在金融市场追逐数字增长的人生,或许永远无法触碰到生命最本真的意义——还有什么,能比用自己的所学所悟,去点亮一个个年轻的灵魂更有价值呢?于是,我转身踏上讲台,因为我坚信:把目光投向学生的未来,便是在为整个世界播种希望。

课堂初遇的回响:初心在渴望中扎根

还记得第一次讲授《期货市场学》,当我问“大家曾经了解过金融衍生品吗?”,教室里一片寂静,唯有一双双稚嫩的眼睛望向我,像春日里亟待浇灌的幼苗。随机点名时,一个十分文静的女生站起来,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微光:“老师,我不曾了解,但我相信经过努力,会弄懂的。”她的声音轻轻的,却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埋下了深深的印记。那一刻,我突然读懂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分量——原来教师的使命,就是要成为学生穿越知识迷雾的引路人。

缘分总是妙不可言,她也成为我指导的第一批毕业论文学生。在搭建论文框架时她会与我反复推敲,我的修改意见她也会在看到后及时回复——但我当时以为,这只是师生间再普通不过的教学相长。直到毕业典礼那天,当小雨跑过来告诉我她已经收到某证券公司的工作邀请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涌上心头。我知道,那些在课堂上反复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那些在办公室里逐字修改的论文,终于化作了学生迈向职业道路的底气。

然而更让我动容的,是毕业典礼后的一条微信:“老师,我今天离校,想着给您送束花再合个影,但是您没在办公室,就先让其他老师代收了,有点小遗憾……老师我会继续努力,争取给您长脸。”看着手机屏幕,我鼻尖发酸。原来我们以为平淡的日常,早已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温暖印记。曾经文静的小姑娘,用一束鲜花和一段留言,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共振,是用一颗心去唤醒另一颗心。

实习路上的蜕变:成长在陪伴中结果

如果说小雨的故事让我看到了课堂育人的力量,那么另一个学生小薇的转变,则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教师在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意义。与小雨一样,小薇也是我选修课上的学生,后来我成为她的实习指导教师。在刚刚分配到教科办实习时,她总是坐在离老师们最远的角落,说话声音轻轻的,眼神里满是忐忑。我知道,这个初入职场的小姑娘,正被胆怯与迷茫笼罩。

于是,我开始刻意创造机会:让她参与文件整理和一些复核工作,鼓励她在研讨中主动发言,当她因工作出错而难过时,我会和她一起分析问题、共同反思;当她因为一次成功的沟通而露出笑容时,我会毫不吝啬地送上赞美。渐渐地,我发现那个曾经躲在其他同学身后、坐在角落里的小姑娘变了:她开始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会在团队讨论中据理力争,甚至在实习结束前,勇敢地向老师们争取到了独立负责一项工作的机会。

实习结束时,小薇捧着“优秀实习生”的证书向我飞奔而来,小小的个子在人群中格外耀眼。她笑着说:“星元老师,咱俩拍张照片吧!我太感谢您了!”那一刻,幸福像潮水般将我淹没——原来教师的快乐,就藏在学生每一次勇敢的蜕变里,藏在他们眼中越来越明亮的光芒中。

师者如光:在传承中点亮未来

回首我的教学生涯,时常会想起系里老教师说的:“把你教过的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这句话如一盏明灯,照亮我的育人之路。当我为教学设计与论文指导熬夜,为学生职业选择细细分析,因实习中他们的迷茫彻夜难眠时,我仿佛在守护自己的孩子,而这种守护并非单向付出。学生们的成长与感恩,让我一次次感受到教育的温度,让我坚信:我所从事的,是一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神圣事业。

有人说,教师是世上唯一与学生没有血缘关系,却盼着他们飞得更高更远的人。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引路人。就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用自己的热爱与坚持,在学生心中种下理想的种子;用耐心与陪伴,守护他们破土而出的勇气;用真诚与担当,照亮他们走向未来的道路。

如今,每当我走进教室,看着台下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仍会想起那个回答问题的小雨、向我飞奔而来的小薇和老教师语重心长的叮嘱。这些故事,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在有限的人生里,还有什么比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束光更有意义呢? (转自黑龙江省教育厅官网“教育家精神万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