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育人 师者如光】“我的育人故事”展播(四)——正科级辅导员龚泳霖老师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 10:05        阅读量:

为全面展示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精神风貌,我院积极落实黑龙江省教育厅2025年6月下发的《关于开展“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共选送1名教师参加“我的育人故事”视频展演,4名教师参加“我的育人故事”典型案例评选。近日,哈尔滨师范大学开展“我的育人故事”校级评选活动,经评审专家评审,我院教师王星元荣获“我的育人故事”视频展演三等奖,同时荣获优秀案例一等奖;赵东威、龚泳霖、许冰三位教师荣获优秀案例二等奖,创造了所选送5项教师作品全部获奖的佳绩。

经济与管理学院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线,注重涵养教师心有大我、育人为先的教师品格。学院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月工作,特别开设“潜心育人 师者如光”教师榜样宣传专栏。本期展播“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优秀案例(四)——正科级辅导员龚泳霖老师育人故事《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校准一名学生干部的价值坐标》。

个人简介

龚泳霖,女,汉族,199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初级),“新时代 新青年 新担当”国家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成员。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正科级辅导员、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学生会指导教师。曾荣获校最美辅导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网络育人先进个人、体育工作优秀辅导员、优秀微团课等多项荣誉。参与省级、校级课题7项,发表国家级专著1部,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获省校奖十余项。

一、追根溯源,问题聚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2019级学生小王初入大学对自己的未来选择和规划十分迷茫,作为高校辅导员,如何以学生需求和问题为本,引领学生走出迷雾,树立正确的价值坐标,探寻自我发展内驱力,真正做到启志智润心,是我育人故事开端的矢志追求和动力源泉。

二、雨润新苗,深耕细耘

破题:作迷雾中的探索者

2019年,踏进大学校园的小王对未来职业方向充满迷茫与困惑。在我与他谈心时的一句“走出舒适圈是认识自我的第一步”的鼓励下,他鼓起勇气竞选班级团支书并成功当选。成为团支书对他而言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挑战。在工作中,我观察到他的内在潜力,一方面鼓励他在服务同学、组织活动中锻炼能力,另一方面积极为他搭建更高平台,推荐其进入校团委学生组织工作。他从普通成员做起,逐渐成长为执行主席。面对内容策划、平台运营、团队管理等诸多难题时,我适时引导带着他“摸着石头过河”,他也不断提升了综合素养、强化了责任意识。在工作中他获得多项荣誉,这份成就感驱散了最初的迷茫,点亮了他心中的通过实践服务他人、提升自我的成长之路。

引领:作实践中的觉醒者

临近毕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我在会上关于研究生支教团的介绍,尤其是那句“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的倡议,他深刻意识到:广阔西部、教育前线,正是检验所学、贡献力量的最好熔炉。下定决心后,我与他系统解读政策、精心准备面试材料、强化教学技能模拟。最终他成功入选校研究生支教团,奔赴新疆开启支教生涯。这一年,他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实践的思考者。置身于真实的祖国大地,服务于基层教育一线,他深刻理解到将个人价值融入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这种在边疆一线奋战、在实践中升华的价值认同,坚定了他服务国家、奉献青春的信念。

共育:作星火的助燃者

支教期满返校继续攻读研究生,虽然我已不是他的辅导员,但是我秉承一日为师终生为友的信念,仍是他成长路上的同行者、陪伴者和激励者。积极引导并鼓励他从单纯的接受者,化身为主动的引领者,将自身个人经历化作最鲜活的教材,为学弟学妹讲述在新疆的所见所思;亲自辅导低年级学生备战研究生支教团选拔。如今,他正积极为更多像当年自己一样,心怀理想却存在迷茫的百余名学弟学妹们搭建阶梯、点燃星火,而这正是育人价值最美的传递与延续。

三、双向奔赴,“执灯”变“点灯”

辅导员育人故事的独特在于“教育的战场不在固定主课堂,但共鸣却时时处处、时时刻刻浸润在成长轨迹中”。我把及时化解学生困惑作为总开关,变单向输出为双向奔赴;我把校准学生价值坐标作为金钥匙,引领学生在祖国需要处发光发热,从“接受者”变“点灯人”。每个学生个体都有鲜活的生命特质,我用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护航成为学生“做中学”的镜子,我用“登上一山再攀一峰”的师者执着成为学生“终身学”的榜样。从一个对立的教育主客体,到双向奔赴的同心同路人,育人就是把我和你变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