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绷防范之弦,谨慎新型诈骗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1日 14:53        阅读量: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中国青年网调查显示:41.5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或身边人遇到过诈骗。电信诈骗、非法校园贷、钓鱼网站等诈骗类型,分别位列前三名。

套路一:校园贷诈骗

校园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它实际就是翻版的高利贷,以“手续简单,放款快”为吸引点诱骗学生上当。不法分子要求学生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等信息,小额贷款随借随还,没有繁琐的手续,贷款金额从几百到几万不等,立即可取。许多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接受了校园贷,但结果往往是深受其害。

套路二:网络交友类诈骗

诈骗分子将自己包装成优质单身女性或男性的形象,在聊天中使用各种诱导语言及暴露照片,并发来二维码,诱导被害人扫码安装带病毒的APP,该软件实则可获取手机通讯录等信息。骗子把通讯录的截图发给被害学生,抓住其心理弱点,以不雅照片或视频敲诈勒索。当金额太大,学生承受不了时,诈骗分子便指导学生通过一些贷款平台贷款。被害学生一旦转账,骗子的胃口就会永无止境地增长。

套路三:刷单返利类诈骗

刷单返利诈骗是指骗子通过网络途径发布以“零投入、高回报、日清日结”为噱头的刷单兼职信息,在前几次刷单后立即返还本金、佣金骗取被害学生信任后,诱导其加大本金投入,随后以打包任务未完成等理由拒不返款,最终将被害人拉黑。

套路四:通信诈骗

部分骗子会冒充“老师”或“学校”给同学们打电话或发短信,以资助新同学学费、缴纳生活费、校方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家长们还会收到各类涉及孩子在校情况的短信,比如打生活费、体检结果、核对家庭信息等。

面对诈骗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一、同学们应树立理性消费观,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消费,不盲目攀比。同学们应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谨防落入校园贷陷阱。如果不幸落入不良网贷陷阱,同学们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公安部门帮助。 二、同学们要加强防诈意识,远离“桃色陷阱”;提高自身网络信息素养,学会更好地分辨网络信息真伪,增强网络伦理道德观念;培养健康向上的爱好活动,远离不良嗜好,丰富学习工作生活,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三、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同学们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交纳保证金和押金。网络刷单违法违规,切勿因小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远离网络刷单,我们一起营造公平、公正、健康的网购环境。 四、遇到通信诈骗事件,首先不要盲目回复,可以先向辅导员老师求证。要对自己的隐私严格保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都不要同时说出自己的身份证

“8631”防骗口诀

8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不能相信。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不能相信。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不能相信。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不能相信。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或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不能相信。

6、凡是自称提供无担保、低息,让你先交手续费的,不能相信。

7、凡是领导要求汇款的,不能相信。

8、凡是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不能相信。

6个一律:

1、陌生电话,一谈到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2、陌生电话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挂掉。

3、陌生电话,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不点。

5、微信、QQ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网络交易平台使用非官方平台的,

3个绝对不可能:

1、警方绝对不可能在电话中向你通报案情。

2、警方绝对不可能通过手机向你发送警官证。

3、警方绝对不可能通过微信向你发送通缉令。

一律拒绝。

1个绝对不要做:

所有电话、QQ、微信中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的,绝对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