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才干,激发奋斗逐梦、挺膺担当的精神,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建了“学研践行”边疆经济文化振兴团。在指导教师、副处级辅导员赵东威老师的带领下,于2025年7月12日奔赴黑龙江省虎林市,开启了为期5天的“初心如炬照乡路,使命在肩助振兴”主题“三下乡”实践活动。

7月12日上午8时,活动首站,团队一行抵达八五〇军垦建设开发博物馆开展调研活动。八五〇农场党委高度重视实践团的来访,农场党委工作部副部长董金虎同志亲自陪同调研并负责讲解。在董金虎同志的细致讲解下,博物馆内一件件承载历史的珍贵实物、一幅幅记录往昔的泛黄照片、一段段详实生动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八五〇农场自创建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在历史遗迹与现代社会的交融中,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岁月,深刻领悟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更加明确了自身作为“强国一代”所肩负的使命担当。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北大荒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先辈们为榜样,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勇挑重担,为推动边疆经济文化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随后,团队前往八五〇农场“荒火燎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继续参观学习。作为北大荒精神的发源地,69年前王震将军在此亲手点燃第一把荒火,这不仅点燃了军垦拓荒的星星火种,更燃起了北大荒建设的燎原之势。一代代军垦人不畏艰难、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八五〇”、“八五一”“、八五二”等一座座农场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成为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中流砥柱。在这里,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农场的发展脉络,对一代代北大荒人筚路蓝缕、接续奋斗的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队员们深受鼓舞,带着这份感动与力量,继续踏上探索之旅,去挖掘更多关于这片土地的故事与发展奥秘。

在现代农业展示区,队员们紧跟农技员的脚步,走进水稻品种展示田,实地观察水稻的生长周期,认真学习田间管理技巧,并详细记录农场如何借助科技力量改良品种、提升产量。同时,团队与当地农户、技术人员展开座谈交流,围绕水稻种植、现代农业机械化、农产品销售等关键话题进行调研访谈,深入探寻八五〇农场从军垦农场”向现代农业企业华丽蜕变的过程。站在田埂之上,望着眼前随风翻涌的稻浪,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现代农业的“智慧与科技”为农业生产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在这一上午的参观与调研中,队员们收获满满,不仅在思想上得到了洗礼,更在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上有了质的提升。

此次调研活动,是一场触动心灵的实践之旅。青年学子们在追寻红色足迹的过程中,汲取精神力量,深入理解了北大荒精神的深厚底蕴;在田间地头的探索中,领悟农业智慧,切实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广阔前景。未来,队员们将继续以脚步丈量乡村大地,以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把青春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助力乡村发展的实际行动,在广袤的田野上奋力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