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校地党组织结对共建优势,将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7月14日下午,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与虎林市东诚镇仁爱村党支部依托结对共建平台,联合开展“立足黑土强筋骨,共育党纪新风尚”专题党课与“扎根热土砺初心,同绘乡村新画卷”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引领校地协同,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专题党课明方向 纪律建设筑根基
活动伊始,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高云旭以“立足黑土强筋骨,共育党纪新风尚”为题讲授专题党课。她立足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从两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纪律建设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性:一方面聚焦“以纪律保障产业活力”,明确党员在黑加仑种植推广、农产品直播等产业项目中需肩负引领示范责任,强调要以高度责任感严守工作纪律,杜绝形式主义与敷衍塞责,确保政策精准落地、资源高效投放,让产业项目真正惠及群众;另一方面围绕“学习中央八项规定,树立基层党员廉洁形象”,指出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准则,更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唯有以清正廉洁的作风和务实担当的行动,才能将纪律意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此次党课不仅为基层党员划清纪律红线、明确行动方向,更以思想引领凝聚实干合力,让纪律建设的“软实力”成为推动黑土振兴的“硬支撑”。
校地座谈谋协同 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为深化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凝聚校地协同发展合力,主题党课活动结束后,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与东诚镇人民政府随即在仁爱村联合召开乡村振兴座谈会。东诚镇副镇长田野出席会议并解读乡村发展规划,支部党员代表积极参与交流研讨,共话乡村振兴路径。


座谈会上,田野首先围绕仁爱村乡情展开细致介绍,从村庄区位优势、人口结构到现有产业基础,全面梳理村庄发展现状与潜在优势。随后,他结合“2024-2030五年发展规划”展板,向与会人员系统描绘了仁爱村未来建设的清晰蓝图。与会党员认真聆听规划解读后,结合专业知识与实践观察,围绕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黑加仑产业技术升级、电商直播推广路径等关键话题,与乡镇干部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兼具针对性与创新性的建议。
田野对实践团提出的发展建议给予高度认可,他表示:“实践团提出的‘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模式,既贴合仁爱村红色资源禀赋,又能为特色产业注入新活力,为推动乡村产业与文化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镇里将认真梳理吸纳这些建议,进一步优化完善发展规划,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此次座谈会搭建起校地沟通的坚实桥梁,不仅让高校党员直观了解乡村发展实际需求,更通过思想碰撞凝聚了发展共识,为后续精准对接帮扶、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双方将以此次座谈为契机,持续深化校地联动,在产业扶持、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助力仁爱村走好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红色教育忆初心 誓言铮铮强担当
在党史纪念广场,仁爱村党支部副书记单增辉带领全体参会人员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发展的光辉历程,从艰辛探索到辉煌成就,鲜活的党史故事让大家对党的初心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重温党史后,全体党员整齐列队,面向鲜红的党旗庄严举起右拳,齐声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广场上空,既彰显着党员们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初心,更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愈发鲜亮。



本次结对共建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双方支部结对共建的深度与广度,为党建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不仅为仁爱村的党员们带来了丰富的理论滋养与实践指导,更进一步增强了双方党员的党性修养与责任担当,通过专题党课与座谈交流,学生党员深刻认识到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联系,明确了自身在服务社会中的使命。未来,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将继续深化与仁爱村的共建合作,引导学生党员在乡村振兴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学生党员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关注乡村发展需求,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努力在服务基层的征程中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