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智慧农业,解码红色动力源 ——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践学活动(三)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9日 15:30        阅读量:

为积极响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引导研究生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国情农情,以专业所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时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2025年7月13日上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研践行”边疆经济文化振兴团前往虎林市庆丰农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就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开展了实地调研。

undefined

活动初始,庆丰农场第五管理区党支部书记王海彬向实践团全方位介绍了北大荒集团及庆丰农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整体情况。北大荒集团拥有广袤的耕地资源,面积相当于1.6个海南岛,年均稳定供应的粮食能够保障1亿人口的口粮需求,在2024年更是实现生产总值1300亿元,整体经济规模堪比齐齐哈尔市。庆丰农场现有70万亩耕地,其中水田20万亩、旱田50万亩,采用“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坚持土地国有属性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化合同将土地承包给农场职工,既保障了土地制度的稳定性,又充分调动起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了农业生产活力。王书记还着重介绍了庆丰农场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探索历程,从最初的试点应用到如今形成完整体系,期间克服了技术适配、人才短缺等诸多难题。他提到,正是通过不断创新与实践,农场才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后,在王书记的引领下,实践团成员依次参观了庆丰一体化智慧云平台与农业产业沙盘展示区。在智慧云平台前,团队成员直观且深入地了解到庆丰农场在数字农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布局,涵盖数字管理、智慧育秧、气象服务等前沿技术应用,真切感受到科技为农业生产带来的高效与精准。在农业沙盘展示区,王书记以沙盘模型为依托,细致阐述了庆丰农场在“河、部、产”统筹规划下的产业发展布局与未来蓝图,生动呈现了现代农业与党建引领、资源统筹、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深度融合,清晰展现出智慧农业在边疆地区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强大推动作用。参观完智慧云平台与农业产业沙盘展示区后,实践团成员对庆丰农场的智慧农业体系有了宏观认知。

之后,王书记带领实践团走进“虎庆荒缘”展厅,展厅集中展示了北大荒集团在垦地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成果。以“红旗荒原党建联盟”为引领,庆丰农场与东城镇等周边地区建立起紧密的合作网络,为57万亩土地提供全程或环节托管服务,并派遣专业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切实提升地方种植技术水平。此外,农场还积极对接粮食企业,着力打造区域农业品牌,大力推动农业旅游发展,通过建设3A景区等一系列举措,将现代农业发展优势辐射至周边地区,创新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稳步推进城乡均等化发展。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不仅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王书记及农场工作人员展开热烈交流,针对智慧农业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垦地融合中利益分配机制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还就党建引领垦地融合的创新模式、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等党建工作内容展开交流。实践团成员分享了高校在党建理论研究方面的新成果,王书记则介绍了农场党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整个上午的实践活动,实地调研了北大荒集团的智慧农业实践模式与垦地融合创新发展模式,让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到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与显著成效。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农垦辐射带动乡村振兴、巩固“中华大粮仓”根基的重大战略意义。同时,通过党建交流,双方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引领在垦地融合中的核心地位,为未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实践团将持续聚焦智慧农业与区域协同发展研究,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